2012年7月1日 星期日

Jeremy Deller: Joy in People

















2004Turner Prize得主Jeremy Deller近來可謂雙喜臨門個人回顧展剛在Hayward Gallery結束明年又將代表英國參加威尼斯雙年展不好好認識一下這個焦點人物不行。和許多純藝術創作者有點不同,Deller在大學念的是藝術史背景或許決定了他往後喜愛探討和呈現社會議題的風格不過這點容我稍後再提。完成在Courtaud InstituteSussex University的學業後,1986Deller赴紐約在WarholFactory待了約兩個星期並在80年代後期開始創作,本展覽幾乎就是照著時序進行,而這樣的策展企劃也是最為適當的方式第一個”Open Bedroom”即還原近20年前Deller一次呈現自家臥室的作品有他正在處理的畫作和攝影以及許多當時喜愛的唱片與雜誌等物品旁邊還附有一間小廁所牆上貼滿了取自其作品集的內頁很明顯地Deller的概念就是紀錄自己的生活透過呈現紀錄讓生活與創作雙向連結Deller真的幾乎日常作息什麼都拿來當作主題甚至有個”My Failures”的區域放置2004至今他認為失敗或無法完成的物件除了自身以外,作為一名關注勞工階層的左派人物,Deller的發展可以想見,範圍逐漸擴大到所處社會乃至於全球議題”Valerie’s Snack Bar”擬造了一間在英國尤其是工人居住地區常見的的小餐店有店員在裡面招呼可以真的進去點杯奶茶或買個酥派映像管電視機播著地區社區新聞放著來自曼城等工業都市搖滾團體的音樂在地得不能更在地。此外Deller有不少影像或攝影配上旁白的作品都是到一個特定的公眾場合,例如酒吧、夜店、學生聯誼廳等場所開始找人天南地北,看似隨意地閒聊,大體認識一下鏡頭前的個體,背後則常會顯露失業等社會問題。當然Deller對抗爭與重大民生議題不可能忽視回顧展名稱”Joy in People”便引自於去年一場遊行中旗幟上的標語2001的電影The Battle of Orgreave對普羅大眾而言可能是Deller最廣為人知的作品,他找來了80年代中期大罷工衝突時礦工和警察兩造,加上一些現在的工會成員,重演那驚心動魄的抗爭歲月,展覽現場除了電影放映,還有當年文物的陳設與時間軸的詳列,一樣地,從自家到社會頭條,Deller始終在紀錄在還原一個個大大小小的歷史現場觀看”Joy in People”其實就是閱讀一篇作者眼中的英國戰後人民史。近年Deller也把目光放到國際有在美國遊歷的紀錄”American Travels”有一輛在巴格達被炸彈炸成一團廢鐵的汽車”It Is What It Is”,這對一名左派色彩的人道主義者,絕對是典型且意料之中的進程,但不僅於此,最後的放映間是部關於蝙蝠生態的3D影片,足見不循特定模式的Deller多麼喜愛嘗試多元性質的媒介。我個人對Deller的觀感有點矛盾一方面對其主題和想法共鳴極高一方面又常覺得他花太大太繁瑣的精力在仔細羅列相關物件好像整理多過創作不過我也明白這就是Deller的核心價值他要凸顯要揭櫫的是議題本身作者應該盡量隱身於後不搶走注意力只能說偏好風格化的我在這點上有些不在同個頻率但不管如何我對明年威尼斯雙年展的英國館還是充滿期待,而且我也相信Deller會是代表與呈現英國一個非常合適的人選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