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活動多,窩在家裡實在說不過去,世界盃完了以後,到處找展演又成為例行公事。就劇場來說,夏天正是花樣百出的季節,大大小小的劇場都推出各式不一的節目,作為國家級的National Theatre也不例外,由於去年大受歡迎,今夏戶外劇場又回來了,同樣找來各地充滿獨特風格的劇團,但和一年前相同的劇碼只有一齣”Carbón Club”,倫敦劇迷有機會看到更多新鮮多元的好戲。極富盛名的波蘭Teatr Biuro Podróży劇團繼前一年的”Macbeth: Who is that Bloodied Man?”後,今年帶來的是他們最廣為人知的”Carman Funebre”,1994年推出,隔年在愛丁堡藝術節大放異彩,15年後看這部講述波士尼亞戰爭人民在戰亂中顛沛流離的表演,依然震撼人心,在死神的大旗壟罩下,在龐大暴力的鞭荅下,渺小的民眾飽受凌辱,卑屈地活著,但只要微小的希望不熄滅,總會等到禁錮的大門被燒毀,找回生命尊嚴的一天。滿身創傷的波蘭人詮釋戰爭的殘酷,就是能不落俗套,不灑狗血,又使觀眾的心被揪了一把。Teatr Biuro Podróży的風格特點在”Carman Funebre”也是一應俱全,直接強烈的聲光,鮮少出現對白,火焰元素的運用,冷峻緊張的音效,踩著高蹺的表演者等等,感染力藉由這些特徵能夠不靠言語和文化背景傳達,甚至焚燒過的焦味也加深了烽火連天的感官。其實這種季節性露天劇場處理如此深層議題的並不是主旋律,好玩熱鬧,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的才是常見的型態,但是社會環境再怎樣鼓吹正向思考,市場經濟再怎樣販賣廉價的溫情主義,人生很大成分還是被挫敗和絕望籠罩,肯正視生命的,必然不會忽略,這也說明Teatr Biuro Podróży的戲確實適合戶外,也適合到世界各地演出,劇碼背景有異,人的本質卻是相通,可以相互理解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