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2日 星期四

Thirst 《蝙蝠.血色情慾》

90年代中後期台灣在美國的壓力下,貿易保護措施節節失守,其中電影是最早最輕意讓步的產業之一,加上對內政策過份縱容投機和粗製濫造的製作公司和個人,國片市場抵擋不住好萊塢的影片和院線系統入侵,很短的時間內便迅速敗退,而在鄰近的南韓,政府卻將文創產業視為重要的保護與發展對象,大量資金的挹注和配額限制的堅持,韓國電影在過去十多年逐漸成為世界影界最富創意和生氣的國度之一,不論在票房和口碑都取得巨大的成就,許多創作者的名號也開始被世人熟知,以復仇三部曲揚名的朴贊郁即是出色的範例。

老實說,在看”Love the Sinner”的時候腦子一直想到Thirst,用極具風格化的情結和手法鋪陳信仰者神性和魔性的衝突,以及滿溢不可自拔的情慾。神父為了濟世的偉大胸襟,甘願以身試驗沒有成功過的絕症病毒血清,最後奇蹟地活了下來,在被眾人感佩作為神顯大能的器皿同時,因為這個經歷,神父不為人知地轉化成需要血液才能存活的生物,體內以往不起漣漪的原始慾望也開始萌生,而這份情慾的對象,是教徒家裡自幼被當童養媳,飽受欺凌壓抑的年輕太太,於是,在良善的出發點下,一步步走向難以挽回的境地。朴贊郁的電影世界本來就沒有壞人,但這些或心存善念,或想為自身和他人做出救贖的芸芸眾生,到後來都被罪衍壟罩,Thirst的兩位主角也是,男主角殺了老神父,殺了信徒,克制不了自己更約束不了愛人,情節越發展越詭絕,呼應著越發不可收拾的情慾,最後只能以自我毀滅告終,令人悲憫的是,電影開始神父告誡病患親屬自殺乃是比殺人更嚴重的大罪,而結局竟是如此可嘆。就演員來說,宋康昊演繹充滿掙扎,擁有神力但內心卻極其無力的心理絲絲入扣,金玉彬詮釋一個人的解放,狂亂和沉淪更是難以忘懷地精彩,這兩人在爭鬥和情愛的對手戲甚多,最突出的是一場神父給愛侶慶生的戲碼,相較之前的幾場性愛場景,這段在絕望與依戀中,從奪去到賦予生命,在吸允痛楚的愛恨糾葛裡,朴式的人性迷亂再次樹立了新的里程碑。

說來奇怪,西方文化的兩大根基,希臘神話命運的悲劇性和基督教上帝的救贖,竟在朴贊郁以吸血鬼類型包裝的人性探索中絕妙地相遇,兩種不相容的態度和價值,糾纏得難分難解,也許,這就是人類本質的映照。

1 則留言:

亮 提到...

雖然沒有瘋狂電影,不過朴贊郁的片我每部必看!!!非常喜歡他的復仇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