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6日 星期一

Domini Públic
















National Theatre的夏季露天劇場就設在泰晤士河畔人來人往的要道邊上,所以當那塊區域沒有被圍起來,便可以想像這齣戲有可能會很特別,不過,怎麼卻也沒想到竟會這麼特別。進場的時候,要拿證件作壓換一付耳機,裡面放著Mozart的音樂,場內兩邊各立著標示「左」和「右」的牌子,隨即,耳機內的聲音做出指示,開始的時候是些間單的提問,關於家庭狀況、背景、興趣、經歷等等,人群隨著問題走動,做動作來反應,穿上不同的背心和拿起不同的道具,之後逐漸加入角色和互動到裡面,越來越像一回事地演起戲來,場子裡唯一的工作人員一臉癡呆地坐在椅子上,雖然指示者不斷開玩笑地提到他的工作就是幫助觀眾,可是這位仁兄從頭到尾面無表情,也沒有任何動作,直到最後才帶著群眾到結尾的定點,顯然這項設計更是要突顯觀眾和演員角色的互換,整場戲,根本是也帶著耳機的工作人員看著買票進場的觀眾表演,當然,路過圍觀的群眾也變相成為好奇的觀眾,只是沒有耳機便無法實際了解狀況,從動作來看,應該會猜測為一場莫名奇妙,瘋瘋癲癲,還有很老套煽情生離死別的官兵抓強盜戲碼。而抵押證件到後來證明不只是怕耳機被拿走不還,中間便有許多名字陸續被喊出,指定扮演特定的角色和做特定的動作,最後更把所有人的名字打上演職員表。劇場原本是觀眾去看演員演戲的場所,由來自巴塞隆納Roger Bernat主導的”Domini Públic”徹底顛覆了這份定義,演員將觀眾帶入表演中,把疆界模糊不是新鮮事,但把觀眾直接轉化成重心演員,就是創新和野心都兼備的想法,人生就如同一場不斷經由指示做出選擇的遊戲,有時候還有機會做出更正,有時候只得依情勢行動,當觀眾(也同時是主角)最後聽著一連串關於生命的問題,看著自己的名字和旁人一起爬過螢幕,想必都會明白”Domini Públic”不只是一個很聰明很好玩的起心動念,還是一個檢視自身和所在位置的另一個角度。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