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8日 星期二

Book of the Dead

雖然群眾運動讓我去不了埃及遺憾至極,但對古文明的興趣卻是隨著關注越來越高,說到埃及文物的收藏,大英博物館堪稱佼佼者,這次拿出壓箱寶,舉辦亡者之書的特展自然是萬眾矚目的焦點。和許多文化類似,古埃及人認為死亡並不是結束,而是另一段旅程的開始,這段旅程途中有著層層關卡,最後面臨審判決定往生者的歸屬。亡者之書是給死者﹙通常是法老和王公貴族,也只有這群人有權利和能力花費鉅資,考究地佈置墓室,製作自己的木乃伊﹚的引路指南,或通俗點說,是碰到麻煩可以查看如何解決的「小抄」,譬如說要通過陰間42名判官神把守的大門,必須分別講出每一位的名字,這些亡者之書都有詳細地繪出各個形貌以及列出個別的名稱,另外冥界會遇到的種種活物,書上也都有相對應的咒語來驅趕,更重要的,是對審判過程的描述與提點。亡者之書不單只是埃及人對死後世界的想像,也反映出生活文化和價值觀等面向,像是陰間遇到的生物也往往都是日常生活會碰到的威脅來源:蛇蠍和鱷魚等等,而眾神的樣貌也多是結合人類或不同生物的組合,太陽與創造之神Ra是隼頭人身,冥界的保衛者,同時也是防腐,木乃伊製作之神Anubis則是胡狼頭人身,至於那隻趴在審判天平旁邊,等著受審者若是心臟重於鴻毛,被判有罪便撲上食之的巨獸Devourer是鱷頭、獅子的前腿和河馬後腿的結合。亡者之書通常書畫在紙草上﹙墓室壁畫和棺木上也常擷取其中的幾個篇章﹚,篇幅之巨大令人嘆為觀止,紙上的繪畫之精細和色澤之生動,很難想像是幾千年留下來的手稿,足見古埃及技術的細膩與發達,而文字方面的工整齊一,充分顯示古王國統治廣裘土地下對秩序和穩定的重視。不知道有沒有人想過,我覺得亡者之書是電玩RPG遊戲的好題材,線性發展的敘事,各式各樣的魔物需要咒語克制,把關的神明要用吟誦詩篇通過,還有高潮的最終審判,千年的傳說與美學,肯定比一個工作團隊想出來的劇情出色太多。此外,特展裡面有展出一個當時以冥界旅程為主題的類棋盤遊戲,看起來十分有趣,可惜大英商店沒販賣,博物館四周有許多店面陳列埃及主題的西洋棋組,其實這套真的埃及遊戲更應當被開發才是。
至於尼羅河流貫的炙熱大地,我是一定會去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