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18日 星期五

Shadow Catchers: Camera-less Photography

Photographers’ Gallery關門整修以前每隔幾個月都會去商店買一本Light Leaks雜誌一個以低解析度攝影為內容的季刊內容大量登出Lomo玩家之類的投稿作品價格不便宜(上網訂更貴所以店關了之後就沒再買過了)十來分鐘就可以翻完但這些照片表現出來的質感卻是無比迷人,常常好像會跌進那個特殊的氛圍一般,尤其是pinhole相機系列很多甚至是自己動手做的用咖啡可樂罐,乃至於火柴盒都有,營造出許多構圖奇異或是感光神奇的作品,在數位當道的現代,人手調控與機械強烈存在感的類比結合更顯得有魅力,更滿溢著不確定的興奮感,猶如鍊金術士充滿無限不可知的驚艷與可能性。就在安逸於神妙暗箱的魔法時,V&A的特展”Shadow Catchers”又把我的視野延展到新的境界,不用相機的攝影,聽起來有點匪夷所思,說穿了就是對顯影方式的探索,不過這個方向還真是能玩出極有風格極炫妙的作品。”Shadow Catchers”的五名創作者各有各的獨門方式,德國出生的Floris Neusüss把對象直接至於感光紙上,經由對曝光程度的控制,形成明暗對比鮮明的投影風格,Neusüss作品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於,他往往使用人體作為主題,所以依人體部位接觸感光紙的著力差異,以及肢體毛髮的些微起伏,其剪影帶有一種生動地韻律感,在黑白分明和模糊的交界,彷彿在水底看著被強光照射盪漾著的身體,展現出驚人的張力,此外,剪影總是把玩超現實符號的理想方法,”Bin Gleich Zurük (Be right back)”在幅坐在椅子上的人物剪影上放置張實體木椅,一切是如此昭然若揭。說到符號運用,Adam Fuss當是其中最為之著迷的,他的”Invocation”是將光打在吸滿水分的相紙上,顯影出紙上放置的嬰兒形象,水氣很玄妙地形成光暈般的效果,帶有神秘的儀式氣氛,Fuss的作品多隱含生命的意涵,有誕生有死亡,有瞬間的凝結也有生生不息的循環,”My Ghost”系列其中一張一隻蝴蝶的在一片蔚藍的畫面上綻放著白皙的微光,道盡了生命短暫中的絕美,令人屏息。Susan Derges則從大自然尋找神秘感,沉靜地捕捉水的波紋和氣泡流動的痕跡,在大型作品”Arch”四季系列,他將這些紋理用數位揉合進不同季節的岸邊植物圖像裡(這些葦草則是在水缸裡用染劑顯影出來的),呈現出暗夜月光下天空和倒影難分彼此的樣貌。Garry Fabian Miller作品構圖和顏色都簡單俐索,很多看起來更像是人造衛星拍回來的太空星體,顯微鏡下的生物,或是幾何抽象畫作,這些看似科技感十足又微調不多的攝影,很多都是Miller用傳統剪紙技術處理暗房多重轉印和曝光的結果,決不是隨性依靠經驗和直覺碰運氣產生的東西。Pierre Cordier更像一位實驗者,拿著各式各樣的材料走出暗房到戶外調配感光的新方式,神奇的是他的作品很多像是電腦畫出來的幾何圖形,他的攝影在五人中我自己的共鳴最低,但必須說卻也可能是其中走得最遠的。十幾年前,我以為攝影的世界好像被數位相機終結了,十幾年後,我才發現自己對攝影知識的貧乏連大洋裡的一滴水都稱不上,外面還有一個我想像都想像不到的宇宙。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