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世界最頂尖的明星夢工廠,百年來好萊塢製造了無數的傳奇,以女星來說,不同時代有著不同的審美觀,環肥燕瘦,活潑柔弱各有引領風騷的歲月,在早期,Clara Bow可說在20年代傲視群芳,”It Girl”的稱號到今天都還是對時尚女王的形容詞,這一切的緣由得自1927年的It說起。究竟”It Girl”是什麼意思?小說原著者Elinor Glyn多次表示”it”並非性感的意思(不過他每回的解釋都不大相同,反倒使得涵意越說越模糊),就電影剛開始的敘述,講得應該是天生自然能在無意間吸引異性的魅力,換言之,容易漏電而不是放電的人。所以”It Girl”就是能顛倒眾生,並且有自己個性的女性,當時Clara Bow絕對是不二人選,他在整個20年代的票房甚至遠高於Lillian Gish和Greta Garbo,是全美的首席大眾情人,而Bow的風采也在It裡盡顯無疑,突破階級背景的自信新女性形象,活潑大方並兼具良善和俠義的個性,當然,還有性感中帶著些許稚氣的特質,以及其招牌鮮豔口紅勾勒出的薄唇和微捲的短髮。可想而知,It刮起巨大的風潮,男人都為之迷醉,女人想仿效Bow的化妝打扮,作為創世紀的第一代”It Girl”, Clara Bow經由這部電影攀上事業的最高峰。
戲外Clara Bow也和女主角Betty Lou一樣是名出身寒微,卻深受週遭友人和同事喜愛的女生,但在美夢成真,光鮮亮麗的背後,Bow有著連戲劇誇飾都難以比擬的辛酸過往,被父親拋棄(後來甚至被發現曾被其父侵犯),精神狀態不穩的母親拿著刀站在床前要殺死他(Bow一輩子活在此陰影中飽受失眠之苦),最好的朋友死在自己懷裡(這也變成往後擅演哭戲的催化劑),不服輸,不向命運低頭的Bow靠著自己一步一步地走出獨一的道路,沒受過訓練的他,憑著意志和努力,兩個星期便適應很多演員耗費極多時間方能跨越,甚至更多人就此被淘汰遺忘的無聲進入有聲過渡時期,連歌舞劇都難不倒Bow,照樣賣得滿堂紅。可是多年的壓力和童年的記憶,加上可畏的流言緋語,Bow的精神終於難以為繼,從老是沒有辦法忽略麥克風的存在而無法拍戲,至崩潰擊打麥克風到滿手鮮血,Bow被Paramount解約,黯然退下螢幕,然而在未來丈夫Rex Bell的支持下,約莫一年後堅強的Bow從自己跌倒的地方站了起來,和Fox簽約回到片場,直到1933年引退專心作家庭主婦相夫教子。好萊塢傳奇並不適合隱居在內華達沙漠的日子,數載的甜蜜期過後,Bow的精神狀態跌到空前的低點,落到被送進療養院數年的光景,在裡面接受包含電擊等令人鼻酸的治療,不過Bow最後還是出院了,沒有被打倒,沒有以自殺收場,1965年在自家辭世,享壽60,只是再沒有出現在螢幕上。
一代又一代,頂尖女星和超模的故事與悲劇時不時在輪迴重複,但那份堅毅,那份強烈,那份容貌同生命的動人美麗,似乎都難以超越永遠的”It Girl” Clara Bow。
(Hollywood 10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