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5日 星期四
Mirror and Music
對於我這樣現代舞知識乏善可陳,看得也不多的觀眾而言,敕使川原三郎(Saburo Teshigawara)和他的渡烏(Karas)舞團的作品無疑是一種新視界的開啟,奇妙的是,敕使川不走外顯的技巧展現,不呈現自然與流暢,也不追求斷裂不連貫的肢體動作,不釋放強烈的情感,也不強調抽離的感覺,那麼,他的舞蹈到底像什麼又想要傳達什麼?如同開頭所述,我從未學習或探究過這門學問,只能憑著眼見做延伸,在我看來敕使川的舞蹈就是動作,內化到看不出其流派看不出其傳承的動作,一個動作不斷地持續,其他的肢體才慢慢加以配搭,在此同時,有時利用高反差的光線打出一道道或一層層的剪影,有時利用鏡子和地板不同陳列的切面製造強光掠過或光影拂過的效果,這些光影的運用,特別在一幕的開始部分,常常凌駕舞者的表演,人物像是這些光影型塑出之環境的一部分,要經過一段時間面貌動作才會漸漸清晰(倒不一定是燈光和位置的轉換,常是因為熟悉了動作之後目光逐漸被吸引),這樣的表演方式,讓我不斷地聯想到一個意象,人類,現代人,走在黑夜壟照人造光線和玻璃帷幕建構的某個都市裡,踏著每天相同的步伐,做著相似的動作,由於只是一段路程,這些功能性的動作並沒有給他人觀看的目的,但就在反復地執行必要的動作裡,映照各個內心不同的樣貌開始浮現,踏起屬於自己的舞蹈,如同推著石頭的薛西佛斯,還是有他自己發掘的意義,即使旁人眼裡無法分辨看透。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