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螢幕紅星Cate Blanchett擔當主角,自己又兼任Sydney Theatre Company的藝術總監,”Big and Small”可說徹頭徹尾就是給他表現的舞台,一開場便來了段長達20幾分鐘的獨角戲,Blanchett飾演的Lotte正在摩洛哥馬拉喀什度假,必須自言自語地一方面交代角色背景,一名剛失婚的女子,同時還要藉由語調和肢體傳遞個性和印象,這對沒有他人輔助,觀眾尚未理解基本關係的情勢而言,無疑是項不容易的考驗,Blanchett用不了幾分鐘就清楚地呈現Lotte帶點神經質的性格,也運用偷聽卻不參與談話,以及自己身邊無人的潛在情況,雙重顯現Lotte與人疏離又想試圖融入社群的願望。這部德國劇作家Botho Strauss 1978年的作品可說是一個藉由女主角探詢自我定位的心理公路電影,乍看下結構有些鬆散,事件發生得有點隨機,實質上有自己一套獨特的節奏,眾多看到與看不到的人物來來往往,貌似互不相連,卻幫助觀者逐步深入Lotte的內心世界,從早前像開箱子般地走進一間間公寓單位,碰到各式光怪陸離的狀況,迅速地用帶有超現實幽默的場景呈現Lotte的婚姻困境,以及出走的原因。後面則反過來,Lotte跑去找幼時的同學,老不得其門而入,總是經過大門對講機和陌生住戶或是路過的行人交談,想當然是充滿隔閡的情況,即使最後終於找到了兒時友人,也因為幾十年的缺乏聯絡沒有交集,整段進入建築物的情節都是以聲音展示,拿屏障的意象呼應角色的內在感受,是非常有意思的設定。和家人、同事、等公車青年互動橋段的角色比較固定,剛好與前述兩個段落搭配出一種起伏有致的速度感,讓這個公路電影劇場得以維持在輕鬆不窒礙的行進,也使此講孤獨、逃離和與語言貧乏的作品,出奇地散發明快的風格,劇作家Strauss、導演Benedict Andrew,還有英譯者Martin Crimp聯手賦予現代人的困境與匱乏一個有趣的維度,但”Big and Small”的光芒依然完全被Cate Blanchett佔有,這齣嚴重倚靠主角支撐的劇作,大明星成功地炫耀了過人的實力與魅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