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5日 星期三

艾未未在雙年展















雙年展從來不乏明星創作者,亦不缺教人驚艷的新起之秀,今年獲頒終生成就獎的藝壇老將Maria Lassnigs,以及勇奪主題金獅獎,英、德外大家較不熟悉的行為藝術表演者Tino Sehgal,剛好印證前述的兩種現象,然而此屆最火紅的人物非艾未未莫屬。艾未未在威尼斯一共有三個作品在不同地點展出,德國館裡他連接800多張三腳板凳,以中國最常見的生活物件,象徵龐大數量無特色的個人堆積出來的現代社會,中國元素加上定位省思,和葵瓜籽有異曲同工之妙。但即使被批判太過直接,我認為真正能夠充分表現艾未未的,還得看他在平行展系統裡的作品,”Disposition”分為兩個部份,呈現艾氏近年最關心的汶川大地震議題之於創作者本身造成的因與果。Chiesa di Sant’ Antonin展出的”S.A.C.R.E.D”是果,教堂裡放置六具巨大平整的鏽褐色金屬箱子,箱子上開有幾個小窗口,透過窗子看進去,裡面是2011年春天艾未未遭受監禁81天的情況,六個場景包括睡覺、吃飯、如廁、走路、洗澡和說話,每個場景都有警衛在一旁戒護,艾未未至今雖已獲釋放,但護照仍遭扣押,無法親自蒞展,一定程度上還在軟禁的管控中,還是隔層牢籠與觀眾對話。中國當局當初以逃稅等理由拘禁艾未未,但一般認為其長年異議份子的行為才是原因,艾氏本人顯然也是這麼認知,川震後一系列控訴政府創作,死難兒童書包排列的裝置、悼念亡者姓名的音頻、陳列百餘封官方樣板回覆質疑的信件等等,到頭來政府連死者的名字和豆腐渣工程的責任歸屬都沒花力氣調查,還是靠民間人士的力量不折不饒地進行,戳破溫家寶之類高層利用災難演出的形象大戲。所以,Complesso delle Zitelle展現的”Straight”便是因,是一切過程的起點,150噸川震倒塌建築留下的鋼筋條拉直,堆積在展場裡,自成一種地貌,旁邊播放艾未未的整個創作過程,以及對川震的看法與執著。雙年展到處充斥著中國創作者的平行展,可諷刺的是,真正讓世人意識到大國在當代藝術界崛起的,竟是官方最不想提起的艾未未。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