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3日 星期四

Golem

記得當初在ES看到一則小方塊文,稱1927已取代Punchdrunk成為目前倫敦最新奇的劇場體驗,衝著一句讚美引起的好奇,很快便在Young Vic觀賞了”Golem”。其實這裡有點誤解,1927Punchdrunk表現方法、媒材形式都天差地遠,兩個劇團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Suzanne Andrade編導,1927”Golem”和原本猶太傳說基本在概念上若合符節,講一個普通不起眼,甚至有點宅的男生Robert,偶然機緣下跟朋友買了個大泥偶機器人,有了得力助手的Robert從工作到生活越來越依賴泥偶,看著Robert的改變日益出色,全家乃至於整個社群都瘋迷起泥偶。這是個經常被處裡的題材,即使將泥偶代表的借喻放置在科技和消費型態上亦無多大新意,但1927卻把老調營造得極具特色,我認為一些刻意不被過分強調的衝突性設定扮演關鍵因素。首先,緊追時代的高度資本主義消費觀,和隨市場需求升級的科技商品(新型號的泥偶功能越來強大,體積越來越小),照理是個該發生在未來的故事,但無論服裝、街景、裝飾、音樂、色調都頗有懷舊的味道,一點也不走簡約、明亮的科幻風格。再者,這麼一齣結合多媒體的戲劇,卻自骨子裡透著手工的況味,手繪和拼貼的動畫(由劇團共同創辦人Paul Barritt操刀)、用簡單樂器呈現的現場演奏和音效,以及與其說動畫準確的演算不如說演員精準的對位,展現的都是傳統技藝的功底,只是包裝了新奇古怪的背景。加上尤其飾演主人公RobertShamira Turner傳神地點出角色個性卻很低調的演繹方式,和很有韻律感的台詞節奏,及自始至終都維持著的詼諧調性,基於1914Gustav Meyrink的小說,有意識地援引戰前德國表現主義電影的筆觸,1927”Golem”是個帶有荒謬幽默,放置在現代人心理環境下的Kafka式寓言。雖然和原先的期待不同,但一個看似已老爛的本文玩出驚喜的新意,這是1927厲害之處,也是劇場天天幕起不墜的真正魅力。

2 則留言:

Nat 提到...

機器人科倫,難得我早了你看過它呢!
在去年三月的TIFA,沒有太舖張過分渲染的表現,但風格特別,喜歡它帶點怪異又手感的視覺,影像和戲的演出配合得好。

Nat 提到...

Where have you been Ja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