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9日 星期三

Soma
















從介紹上看起來是項實驗12條馴鹿,24隻金絲雀,8隻老鼠和兩隻蒼蠅,有實驗組也有對照組,方法是使馴鹿吃了有毒的菇,然後尿在其他動物的食物上,看看並紀錄他們的反應。展覽的發想,也是名稱的來源,出自吠陀經聖歌所提到的神奇汁液,這種現已失傳的古印度和波斯飲品被認為有強大的力量,而從當代的觀點視之,為迷幻劑的可能性極大。1960年代研究員Robert Wasson聲稱遺失配方的Soma主要成分是種毒菇,事實如何當然沒辦法證實,但此一研究卻給具植物與農產專業背景的比利時藝術家Carsten Höller可以大作文章的發揮基點看著洋洋灑灑的論證和數據煞有介事的飼養場所和測量與保存器材,不知道有多少認真仔細閱覽而被弄得昏頭轉向的觀眾,想想不禁莞爾,我雖沒搞懂什麼深奧的論據,但看著週遭一大群小朋友像到動物園一樣開心地指指點點,歡樂嘻笑,便了解”Soma”真正的訴求其實在於觀眾和展示物及空間的互動,恰如數年前HöllerTate Modern的入場大廳建造了好幾個不同高度的溜滑梯讓男女老少大排長龍玩得樂不可支有誰會在意旁邊書本上的長篇大論和設計圖搞?簡單、親和和有趣才是造成Höller作品總是為普羅大眾津津樂道的根本因素而且在這個一本正經探討毒蕈的實驗背後,對照著闔家歡樂的場面,以及看起來懶洋洋,一點也不亢奮的馴鹿們,我總忍不住臆測Höller或多或少會有點惡作劇的心理,彷彿看見因為全家老少對迷幻食物的好奇神往,和由於以藝術與科學為名所得到的小小特權,所揚起淡淡且帶有些微嘲弄的一抹微笑。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