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序接近尾聲,BFI Southbank長達半年餘的俄羅斯電影季也到了最後階段,11和12月壓軸的是Aleksandr Sokurov作品回顧,以一位當今俄國在世界影壇聲譽最重,影像風格最獨到的巨匠作結,而且今年剛好是Sokurov的60大壽之年,新作Faust又摘下威尼斯影展首獎,可說再合適不過。導演的第一部電影,也是VGIK的畢業作,曲折的歷程本身就帶著一點傳奇性,Sokurov沒有遵循學校的要求拍攝短片,反而依照自己的意願拍了劇情長片The Lonely Voice of Man,完成後當局下令銷毀,但Sokurov將之私藏直到情勢改變(Mikhail Gorbachev於80年代中期的改革讓大量的藝文作品解禁,流亡在外的異議人士得以返國,許多早期Sokurov的電影都標有兩個製作年份,Lonely Voice of Man顯示1978和1987,前者是拍攝年份,後者為解禁公開之年)。Lonely Voice of Man的故事主題取自Andrei Platonov的短篇小說”The River Potuan”與”The Origin of a Master”,講述經內戰的青年Nikita返鄉後,嘗試開始新的生活,也與心愛的女子結為連理,卻始終無法擺脫戰爭的陰影,心靈的摧殘和毀壞更經由Nikita感染他所愛的人。本片並未忠實地改編原著,只是藉由Platonov的文字當作一個創作的精神源頭,此一方式一直為Sokurov奉行至今,對導演來說,小說是小說,電影是電影,本來就應當分別視之,事實上,Sokurov將Lonely Voice of Man獻給Andrei Tarkovsky,此作現實不斷與記憶交錯,模糊界線的形式,和運用地景與天候呈現人物內心的波瀾,都有的濃厚Tarkovsky味道(特別是Mirror那種營造時間涓流於歷史循環中的刻劃),足見前輩的份量和影響,也顯示俄國藝術側重對心靈風景描繪的傳承(但Sokurov在一次訪談中表示在拍攝此片時未曾看過Tarkovsky的電影)。
同場附加放映1985年Sokurov拍製的Terpeniye trud (Patience Labour),這部以Leningrad Figure Skating School為對象的紀錄短片,用極詩意鬆散的鏡頭捕捉孩子們練習、嬉戲、摔倒、受傷、哭鬧的瞬間,Sokurov往後關注人物而非目的或故事性的特色已經十分清晰。另外,此片快速精準的運鏡一方面顯現以深沉著稱的導演也是有如此年輕的歲月,一方面也顯示當年看到Russian Ark大為震驚於導演風格變化的我是多麼大驚小怪和知識貧乏。
(Sokurov: A Spiritual Voic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