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2日 星期三

OMA/Progress

一流的建築策展團隊Rotor策劃世界舉足輕重的建築事務所OMA(The Office for Metropolitan Architecture)不用說自然精采可期”OMA/Progress”不僅像百科全書般地把1975年創立以來幾近所有OMA建成正在動工或被放棄的企劃案篇幅不等地呈現規模之龐大資料之齊備皆非一般展覽能及Rotor開宗明義地表示,和其他藝術展覽不同,建築展最大的問題在於一棟建築物會隨著時間和氣候等自然和人為的因素無時不刻都在改變一張初建成拍攝的照片或是設計模型和繪稿和今天實際到訪看到的可能有點偏差更不用說在陽光大雨濃霧、星光、沙塵暴等環境下所能接收的觀感更會相去甚遠,鑒於此類難以避免的缺失,”OMA/Progress”嘗試用更全方位更詳盡的資料企圖建立一個更加立體的敘述並還原每個建案的理念與初衷除了模型和手稿等必定要出現的展品外許多重點介紹還包含了建材的陳列對所在城市地區的歷史環境和文化等環節的研究報告等務必使得提案盡善盡美貼近居民的習性與需求列如在論及不同地方的在地傳統可以看到關於台北藝術中心的資料有一個小小的篇幅說到台灣的夜市文化(預定地在士林夜市附近)足見OMA細緻的程度OMA是間在世界各重要城市都有事務所的大公司旗下建築師近三百名觀看規模如此龐大的團隊也是瞭解流行趨勢和熱錢在何處的指標歐美重要的工程他們當然多有競逐的案子但近十幾二十年真正給予OMA炫燿技藝和空間發揮的是在中東和中國這兩塊經濟騰飛追求巨大奇觀的地區幾乎囊括所有近年OMA的代表作,難怪其領導人物Rem Koolhaas高分貝宣稱19世紀世界城市景觀的中心在歐洲,20世紀在美國,21世紀則將會是在亞洲。從阿酋的頂級旅館、新加坡的大型住宅區、南韓的首爾大學美術館、曼谷的綜合多元大樓、香港的西九龍文娛藝術區、深圳的證券交易所,到北京的中央電視台,數不清地大型建案再再證明亞洲是當前與未來OMA最大的舞台一切看起來是無限地美好令人憧憬萬千但我這個對建築不甚瞭解的市井小民想到其中一些有聽聞過的建築時,也許因為知識學養不足,第一印象卻不是這些建築與美學上的偉大成就而是圍繞其間的爭議至少央視讓我想到的是一把火燒成廢墟的新聞和韓寒寫的兩篇文章而西九則是香港包含梁文道和李歐梵等一眾文人爭相著文質疑與批判的聲浪也許OMA和這些論述的著眼點並無直接的關係他們也不想央視被燒掉韓寒冷眼諷刺央視作為顛倒是非的黨國宣傳機器敗壞媒體道德是多行不義必自焚OMA更是沒有任何需要承擔的責任港府視文藝場所為吸引外資與觀光客的標案而不是考慮市民參與文化活動的動機,也非建築事務所的意願,何況輿論四起的時候OMA連案子都還沒決定。我無意在此點對建築團隊作出什麼批評,畢竟這是他們的展現實力的機會,不提出創新大器的概念也不會屏雀中選,我相信團隊成員並非冷冰冰地一味追求奇觀,展覽有貼出許多辦公室裡員工天馬行空的塗鴉、留言和電腦繪圖,都顯示具有幽默感,滿富人情味的一面,但兩案終究是和與人民脫節的爭議相連,作為公眾建築,即便經過仔細的研討,還是得向權力和金錢服務。就算針對作為建築發想與執行者的OMA太過苛責,”OMA/Progress”作為標榜全景式介紹案例的展覽完全不提相關的議論似乎和自己所標榜的偉大目標不符畢竟建築不只是創意與技術亦應當反映人情與人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