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4日 星期三

Open House 2014: The Foreign & Commonwealth Office















近幾年Open House都選擇新穎的建築2014年換換口味挑了一間活動期間廣受青睞的古典政府機構參觀The Foreign & Commonwealth Office (FCO英國的外交暨大英國協事務部)。關於相關背景至少得從1815年於滑鐵盧擊潰法皇Napoléon Bonaparte英國作為當時世界第一強權的地位確立,統治著龐大海內外領土的疆域說起不過即使在僅見的盛世,國運也並非時時一帆風順,1850年代克里米亞戰爭的決策失誤英政府決定統合改革海外事務部門的編制以及更加因應主導國際局勢的需求,建造一座能夠處理歷史首見宏大外交和殖民地事務的行政中心日形重要,而此建築必然雄偉、華麗,得配得上大英治世的大國風範。演進成今天的FCO位在國家政府中樞Whitehall支道King Charles Street上的總部主樓建於18611865年間,設計者Queen Victoria時代著名建築師George Gilbert ScottScott以其歌德復興(Gothic Revival)式風格享譽英倫倫敦Albert MemorialSt. Pancras車站的Renaissance Hotel以及愛丁堡St. Mary’s Cathedral等知名地標都出自Scott之手FCO主樓並非歌德復興樣式,主要因曾任外交大臣,後來兩度拜相的Lord Palmerston (Henry John Temple)對古典的堅持而採取的是義大利式(Italianate特色為平屋頂挑檐前門置細柱與凸形窗戶等)風格。建築的主體為昔日印度事務部,其中庭Durbar CourtM. D. Wyatt設計氣派的中庭配上當時新穎的玻璃屋頂反映Wyatt較早名作Paddington車站和Crystal Palace展示館等的特色。印度事務部的成立亦訴說著大英帝國的一段重要轉折,印度當初不是由英政府直接統治,而是透過授予東印度公司貿易(往後另加上軍事)特權,壟斷當地經濟和政治的管理權力。1857年服役東印度公司的印軍嘩變隔年衝突落幕英軍重新進入德里並決定改變管理體制取消經由東印度公司的治理模式印度名義上的末代皇帝Bahadur Shah II流放緬甸最後王朝蒙兀兒帝國覆亡英國開始直接統治印度(包含今天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斯里蘭卡不丹喀什米爾及部分阿富汗緬甸塔吉克)英女王冠印度皇帝的名號在王國首都的最高行政機關印度事務部正式開始運作印度作為大不列顛海外最大人口最多的殖民地印度事務部的地位可見一斑到一戰後日不落國發展到最鼎盛的幅員世界約四分之一的土地和人口皆為其所轄印度事務部乃外交與殖民事務部的核心等到戰後,帝國主義消退,民族自決抬頭,去殖民化風潮興起,英國逐漸喪失對殖民地和保護國的控制權。不過,最發人省思的英國外交歷史及政策,正是在日不落國邁向暮色後的發展。畢竟,拳頭大的時候別人聽你的沒什麼稀奇,要在實質權力旁落之際,依然維持超越自身的影響力,方顯能耐與手段。FCOOpen House的開放日期間於眾多房廳內設置包括大英國協的歷史與現況介紹(大英國協可說是英務實面對處理局勢變遷發揮影響力最卓著的共主邦聯組織)以及目前英國參與聯合國北約、世界個級層慈善、人道、衛生、環保、經貿等組織的報告和數據,都顯示英國在國際平台上持之以恆的積極工作,也難怪外交向來和財政與內政並列國家最重要的內閣事務部門,參觀FCO除了外部的硬體建築內在所包含的發展與典故其實更值得細索










































另外如同前一年加附同年Serpentine Gallery Pavilion智利建築師Smiljan Radić的作品這座白色半透明玻璃圓頂結構像原野中佇立的白色巨石靈感來自於Oscar Wilde短篇童話”The Selfish Giant”裡的城堡可說相當符合Pavilion的精神建築的意義本來就該是拆掉有形無形的外牆,邀請大家一同體驗、享受空間。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