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自西班牙籍的Vincente Todoli負責Tate策展工作以來,倫敦人有越來越多的機會接近西葡語系的藝術創作,來自哥倫比亞的Doris Salcedo將大廳崩裂出又大又長的縫隙,在大型個展方面,Frida Kahlo和Damián Ortega是墨西哥人,Hélio Oiticica是巴西人,Juan Muñoz則是Todoli的老同鄉,而在這眾多伊比利與拉美的當代群像中,對我個人來說最驚艷的是Cildo Meireles。
Meireles特展最吸引人的在於後段的大型裝置藝術,然而在之前的較小型系列創作則是了解這位巴西人理念的重要管道。在報紙Jornal do Brasil買下一個小方框置入一段難解沒有特殊意義的字句,標上「美國佬滾回去」的可樂瓶,在鈔票印上標語再讓其流入市面,面額零元的鈔票,以及將一百張一元鈔票紮起來卻開價其12倍的價錢等等,細細品味這些作品,不難發覺在面對美國資本主義壟斷和其扶植軍權政府統治下的創作意念,也是探討發軔自50年代Neo-concretism的重要背景風格。
Meireles大型作品都可以讓觀看者穿梭其中,除了視覺外,觸覺和與作品的互動也是進入其世界的必要經驗。更重要的是,他的作品除了擁有獨特的概念之外,在設計及呈現上都非常精緻細膩,背後也總有許多值得慢慢咀嚼的背景與思考空間。
Eureka的原意是「我找到了」,最知名的典故來自希臘數學家Archimedes在澡缸裡發現浮力原理脫口而出的話,物理在液體中所受浮力,等同所排開的液體重。Eureka/Blindhotland是一個用黑網圍起的空間,裡面散落逾百顆外觀和體積相同的黑色膠球,但是它們的重量卻是不一樣的,而正中央放置著一座天平,兩端秤著的物體外表完全不同,重量卻是一致的,視覺主導的認定架構在這裡被質疑,被打破,我們所見所聞,也許與事件的本質相去甚遠。
Mission/Missions (How to Build Cathedrals)一派金碧輝煌,頭頂上掛著密密麻麻的腿骨,腳底下踩著舖滿滿地銅幣,對照著作品名稱,Meireles對殖民時代基督教在拉美建立教會,打著漂亮光明的口號,實際上殘忍貪婪地在資源與文化上掠奪的批判相當明顯。此外,這件作品的光暈會隨著展出地點錢幣的色澤有些許改變,在巴西偏銀色光,在法國偏黃澄,而在英美由於材質主要是銅的關係,更有點黃紅暗浮,過往餘暉的味道。
Babel用各式各樣、各種年代的收音機堆積起來的巨塔,各個播放不同的頻道,產生相異的聲音,引用自創世紀使人類語言變異的巴別塔,反映出到了今天,科技和資訊仍然無法消彌隔閡,聲音越多,時常不過益顯雜亂,更加無法判讀辨識。我自己對這件作品的疑問最多,Meireles似乎向來偏向保持多元文化和多元發生管道,眾聲喧嘩被處理成這樣冰冷荒蕪的景象多少有些詫異(當然,從另一方面來看,也可以理解作文化和語言彼此難以完全跨越的本質,或是多重文化背景之間的衝突性質)。
Fontes掛滿著白色的皮尺和時鐘,鐘上有些數字彷彿掉落在牆角和地面,走在其間皮尺沙沙作響,伴隨著時針的滴答聲音,這是我最喜愛的一間展區,色調純粹簡單,身處其中有一種在時空的刻度之間,卻在觸覺、聽覺和視覺上都逸出其框架的感覺,空間挪移成為細聲,時間灑落成為影子,我在裡面穿梭了好久好久。
Red Shift是間所有擺設都是紅色的房間,深的、淺的、濃的、淡的,牆上掛的畫和冰箱裡的物品全是紅色系,然後由房間的角落通向一段暗灰色與黑色鋪陳的長廊,地上是打翻的玻璃飲料瓶,紅色液體自瓶內向走廊更深處流去,往裡面深入越來越黑暗,在盡頭有微弱的光源,在那裡有個小洗手台,水龍頭不斷洩流出紅色的液體。紅色代表什麼我不是很清楚,可能代表激昂,可能代表恐懼,可能單純只是項色調本身,身處其間,我卻總有沉靜的感覺,泊流而出的水液,寂寥空間裡的單一水聲,背後由此生成一大間房廳,從感官到理智的建構,也許都是起始於一處晦暗難尋的深沉所在,來自於那裡流出的一滴滴紅色水珠。
最後一間展區Volatile我從來沒機會進去,只有在門外朝裡面看了幾眼,看起來是間鋪滿了爽身紛,十指難辨的昏暗房間,只有盡頭好像有盞搖曳的燭光,這使我想起以前在不遠Hayward Gallery看Antony Gormley的Blind Light,也是進入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白色空間,只是Gormley使用的材料是乾冰蒸氣之類的東西。第一次等Volatile在快排到的時候警鈴大作,只好百般不甘願地離開,Tate Modern造訪過絕對不下百餘次,要大排長龍的機會少之又少,碰到疏散可是唯一的一次。第二次由於是展期最後一個週末,人潮更加龐大,粗估要45分鐘甚至一小時才能排到,實在是沒精力耐心窮耗在那,也就只好放棄。Blind Light的空間要大上許多,印象中入口好像也有兩個,所以並沒有等上太久,Tate Modern作為英國甚至世界一流的當代藝術展示場所,一項展覽兩件作品(連同Red Shift)都要等上近一個鐘頭,實是難以寬宥的缺失。
初稿 20/02/09, London
Meireles特展最吸引人的在於後段的大型裝置藝術,然而在之前的較小型系列創作則是了解這位巴西人理念的重要管道。在報紙Jornal do Brasil買下一個小方框置入一段難解沒有特殊意義的字句,標上「美國佬滾回去」的可樂瓶,在鈔票印上標語再讓其流入市面,面額零元的鈔票,以及將一百張一元鈔票紮起來卻開價其12倍的價錢等等,細細品味這些作品,不難發覺在面對美國資本主義壟斷和其扶植軍權政府統治下的創作意念,也是探討發軔自50年代Neo-concretism的重要背景風格。
Meireles大型作品都可以讓觀看者穿梭其中,除了視覺外,觸覺和與作品的互動也是進入其世界的必要經驗。更重要的是,他的作品除了擁有獨特的概念之外,在設計及呈現上都非常精緻細膩,背後也總有許多值得慢慢咀嚼的背景與思考空間。
Eureka的原意是「我找到了」,最知名的典故來自希臘數學家Archimedes在澡缸裡發現浮力原理脫口而出的話,物理在液體中所受浮力,等同所排開的液體重。Eureka/Blindhotland是一個用黑網圍起的空間,裡面散落逾百顆外觀和體積相同的黑色膠球,但是它們的重量卻是不一樣的,而正中央放置著一座天平,兩端秤著的物體外表完全不同,重量卻是一致的,視覺主導的認定架構在這裡被質疑,被打破,我們所見所聞,也許與事件的本質相去甚遠。
Mission/Missions (How to Build Cathedrals)一派金碧輝煌,頭頂上掛著密密麻麻的腿骨,腳底下踩著舖滿滿地銅幣,對照著作品名稱,Meireles對殖民時代基督教在拉美建立教會,打著漂亮光明的口號,實際上殘忍貪婪地在資源與文化上掠奪的批判相當明顯。此外,這件作品的光暈會隨著展出地點錢幣的色澤有些許改變,在巴西偏銀色光,在法國偏黃澄,而在英美由於材質主要是銅的關係,更有點黃紅暗浮,過往餘暉的味道。
Babel用各式各樣、各種年代的收音機堆積起來的巨塔,各個播放不同的頻道,產生相異的聲音,引用自創世紀使人類語言變異的巴別塔,反映出到了今天,科技和資訊仍然無法消彌隔閡,聲音越多,時常不過益顯雜亂,更加無法判讀辨識。我自己對這件作品的疑問最多,Meireles似乎向來偏向保持多元文化和多元發生管道,眾聲喧嘩被處理成這樣冰冷荒蕪的景象多少有些詫異(當然,從另一方面來看,也可以理解作文化和語言彼此難以完全跨越的本質,或是多重文化背景之間的衝突性質)。
Fontes掛滿著白色的皮尺和時鐘,鐘上有些數字彷彿掉落在牆角和地面,走在其間皮尺沙沙作響,伴隨著時針的滴答聲音,這是我最喜愛的一間展區,色調純粹簡單,身處其中有一種在時空的刻度之間,卻在觸覺、聽覺和視覺上都逸出其框架的感覺,空間挪移成為細聲,時間灑落成為影子,我在裡面穿梭了好久好久。
Red Shift是間所有擺設都是紅色的房間,深的、淺的、濃的、淡的,牆上掛的畫和冰箱裡的物品全是紅色系,然後由房間的角落通向一段暗灰色與黑色鋪陳的長廊,地上是打翻的玻璃飲料瓶,紅色液體自瓶內向走廊更深處流去,往裡面深入越來越黑暗,在盡頭有微弱的光源,在那裡有個小洗手台,水龍頭不斷洩流出紅色的液體。紅色代表什麼我不是很清楚,可能代表激昂,可能代表恐懼,可能單純只是項色調本身,身處其間,我卻總有沉靜的感覺,泊流而出的水液,寂寥空間裡的單一水聲,背後由此生成一大間房廳,從感官到理智的建構,也許都是起始於一處晦暗難尋的深沉所在,來自於那裡流出的一滴滴紅色水珠。
最後一間展區Volatile我從來沒機會進去,只有在門外朝裡面看了幾眼,看起來是間鋪滿了爽身紛,十指難辨的昏暗房間,只有盡頭好像有盞搖曳的燭光,這使我想起以前在不遠Hayward Gallery看Antony Gormley的Blind Light,也是進入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白色空間,只是Gormley使用的材料是乾冰蒸氣之類的東西。第一次等Volatile在快排到的時候警鈴大作,只好百般不甘願地離開,Tate Modern造訪過絕對不下百餘次,要大排長龍的機會少之又少,碰到疏散可是唯一的一次。第二次由於是展期最後一個週末,人潮更加龐大,粗估要45分鐘甚至一小時才能排到,實在是沒精力耐心窮耗在那,也就只好放棄。Blind Light的空間要大上許多,印象中入口好像也有兩個,所以並沒有等上太久,Tate Modern作為英國甚至世界一流的當代藝術展示場所,一項展覽兩件作品(連同Red Shift)都要等上近一個鐘頭,實是難以寬宥的缺失。
初稿 20/02/09, Londo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